鱼礁设计基本原则
功能性
适于水生生物(包括饵料生物)的生长栖息、索饵、繁殖、避险。
稳定性
总体不发生侧移、倾覆、淤积。结构组件与功能组件连接稳定坚固,不松动、掉落。
耐久性
材料强度大,坚固耐用,不发生变形、折断;各材料使用寿命30年以上。
环保性
材料环保无污染,不对海洋环境和生物造成污染。
经济性
材料来源广泛、成本低,加工制造、运输、组装投放操作性强。
人工鱼礁结构设计原则
组装方式设计,各组件标准化、工厂化生产。
连接方式设计,稳固,操作方便。
陆地制作原则,大部分制作过程集中于陆地进行,船上只进行简单安装。
人工鱼礁材料设计原则
结构组件强度、韧性、抗疲劳性满足耐久性要求。
功能组件强度、韧性、抗疲劳性满足耐久性要求。
功能组件可塑性强,利于结构与形状的设计、加工制作;透水性、生物亲和性强,表面粗糙,易于混合多种材料。
人工鱼礁设计的生物学原理
符合人工鱼礁的生态学效应、水动力效应。仿造或模拟岩礁质海底自然环境,并为其提供更适环境。
人工鱼礁设计的生物学原则
足够多的栖息空间:多层、多空洞。
足够多的饵料量:提高功能组件面积。
产卵场的营造:符合生物习性。
相对静态的环境:形成背涡流,利于产卵,延长增殖目标摄食时间。
接地原则:符合生物习性。
尺寸因素:水深、增殖目标种类、采捕难易程度等。